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语文园地五课件

2024/10/12 来源:不详

教学目标:

1.正确、有节奏地朗读字族文,认识“饭、能、饱”等8个生字,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2.正确朗读生字,说说自己的发现,并能适度拓展。

3.能辨析学过的形近字和同音字,在具体语境中正确选择使用。

4.按音序查字法查字典,能有一点速度。

5.熟读成诵,初步了解歇后语这种传统语言形式的特点,对积累其他歇后语有一定兴趣。

6.和大人一起阅读寓言,了解寓言的内容,明白包含的道理,分享阅读的收获,感受共读的乐趣。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饭、能、饱”等8个生字,进一步通过形声结合法认识汉字,提高识字能力。

2.了解相同偏旁字的共同之处,并通过拓展扩大识字量。

3.正确运用形近字和同音字填空。

4.练习快速地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教学过程:

一、识字加油站

1.(课件出示生字:饱、泡、跑、抱、袍、炮)学生读一读,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

2.(课件出示儿歌)教师将每一行最后一个字标红后范读。

3.朗读儿歌,识记生字。

(1)学生自由朗读儿歌,读准字音,同时圈出要求认识的8个生字,多读几遍。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识字方法。

(3)全班交流汇报。

①“能、轻”是后鼻音,“饭”是前鼻音,“茶”是翘舌音。“泡、炮”的读音是相同的,都读“pào”。

②“饭、鞭、饱、泡、炮”都是形声字,都是左形右声。

③认清偏旁,说说字义和偏旁的关系。

◇饭米饭是粮食,所以是食字旁;“反”是声旁,提示字音。

◇鞭本义是指皮革制的马鞭,所以是革字旁;“便”是声旁,提示字音。

◇饱泡炮有饭能吃饱,所以“饱”是食字旁;有水把茶泡,所以“泡”是三点水;有火放鞭炮,所以“炮”是火字旁。

(4)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抢读、指小老师领读。

(5)多形式朗读儿歌,熟读儿歌,然后用“定位联想法”认识8个生字。

有吃,有水把。有足快快跑,有手抱。有衣穿长袍,有火放。

4.拓展延伸。

(1)本文是一则关于“包”的字族文,之前还学过关于“青”的字族文,指名背一背。

(2)下面也是一则字族文,大家一起来读一读、猜一猜吧。

有马能行千里,有水能养鱼虾,有人不是你我,有土可种庄稼。(也)

(3)朗读字族文儿歌,记一记,扩大识字量。

二、我的发现

1.(课件出示第一组生字:吃、叫、吹、咬)指名读,学生齐读。

(1)学生认真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这些字的偏旁都是口字旁,口字旁的字大多和嘴有关。)

(2)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口字旁的字?(呼、吸、唤、吐、喊……)

(3)指名用生字口头组词。

2.(课件分别出示第二、三组生字)学生边读边做动作,同桌间交流自己的发现并拓展。

(1)提手旁的字大多和手有关,如:拉、推、打、抱、扔……

(2)足字旁的字大多和脚有关,如:蹦、跃、跺、踏……

(3)练习用生字组词。

3.认真观察三组汉字,说说你的发现。

形声字构字规律:形声字同一偏旁往往表示同一类内容。

4.拓展延伸:你还能说出一组同偏旁的字吗?

示例:虫——蜻蜓蝴蝶蚂蚁

氵——河湖江海池泥

木——村杨树林柳枝

钅——钱铁铜锹针钗

三、字词句运用

1.选一选,填一填。

(1)出示生字卡片“青、清”,学生开火车认读并口头组词,要求组的词语不能重复,直到说不出来为止。

(2)引导学生观察这两组字,并说说发现。

预设:读音相同,意思不同。“青”表示绿色,而“请”表示清澈和清楚。

(3)(出示句子)“远处有()山,近处有()泉。”学生试填,并说明理由。

预设:“青山”是指绿绿的山,应该选择表示颜色的青色的“青”;“清泉”与水有关,应选择三点水的“清”。

(4)出示生字卡片“在”和“再”。引导学生说出哪个是“再见”的“再”。

教师引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听到“再见”这个词,“再”表示又一次。“在”表示存在或者存在于某地点,比如,在家、在场、在外面、在学校……

(5)(出示句子)“放学了,大家()教室门口和老师说()见。”学生填空。

(6)拓展训练。

2.比一比,看谁先从字典里查出下面的字。

(1)复习字母表。

①学生齐背字母表,再指名背。

②玩“找朋友”的游戏:将26个大写字母卡片分发给学生(一人一张),教师逐一出示小写字母卡片(打乱顺序),并说“我的朋友在哪里”,随后拿着对应卡片的学生起立,举着卡片说“你的朋友在这里”,然后当小老师领读,其余学生齐读两遍。

(2)复习音序查字法的步骤:指名说,比一比谁说得最清楚。

从“汉语拼音音节索引”里找到该字的大写字母;然后找到该字的音节及在正文中的页码第××页;在正文第××页找到音节,接下来查找到该字。

(3)翻页码比赛:教师任意说页码,学生比赛翻,第一个翻到的为胜。

(4)查字典比赛。

①看教材中的5个生字,学生自由查字典,查到后将页码写在字的下面,比比谁能最快查完。

②教师巡视,对遇到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③看谁先填完表格。

小结:字典老师最喜欢勤学好问的小朋友,谁最会请教它,它就会让谁增长识字的本领。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朗读并背诵歇后语,借助图片大致了解歇后语描述的内容,感受这种特殊的传统语言形式的生动有趣。对积累歇后语有一定兴趣。

2.读懂寓言内容,明白包含的道理,感受共读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图片:小葱拌豆腐)学生观察图片,再互相交流。

(1)教师引言:(大家快来看看图中这盘日常小菜的颜色有哪两种?谁能用四个字的词语来形容?)

预设:绿白相间、青青(清清)白白、又青又白等。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词语“一清(青)二白”。学生再结合图片,明白绿色的小葱和白色的豆腐拌在一起看起来颜色分明,所以后半部分的“一清(青)二白”就表示弄得明明白白。

2.(课件出示竹篮子打水、芝麻开花、吊桶打水的图片)师生交流,共同感知歇后语的大意。

◇竹篮子打水——一场空→比喻白费力气,劳而无功。

◇芝麻开花——节节高→比喻学业等日日有成。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比喻内心不安。

3.指导朗读。

(1)课件逐一出示图片,教师看图读歇后语,学生跟读。

(2)学生自读课文中的歇后语,不会认的字借助拼音读准确。

(3)师生对读歇后语,教师读前一部分,学生读后一部分,也可角色互换后对读。

4.师生共同探究歇后语的特点。

5.歇后语的运用。

(1)学生选用恰当的歇后语来填空。

①这次单元测试发挥得不好,我心里一直是“”。

②爷爷坐了一天,一条鱼也没钓着,真是“”。

③人们用勤劳的双手不断地创造出幸福的生活,真是“”。

(2)和同桌自创语境,运用歇后语。

6.拓展并积累一些歇后语。

生1: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生2: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二、和大人一起读

1.(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有谁?他们在干什么?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结果怎么样?

2.教师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师生分角色朗读,注意读好狐狸和乌鸦说话的语气。

4.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狐狸和乌鸦说了几次话?乌鸦有什么表现?狐狸为什么要那样说话?

5.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探究第2~4自然段。

(1)(课件出示狐狸的第一句话)亲爱的乌鸦,您好吗?

①读——通过以下两个问题帮助理解:

A.应该怎样读狐狸的话?找出书上的提示。(眼珠一转。)

B.狐狸眼珠一转想到了什么?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呢?(讨好、狡猾。)

②想——乌鸦有什么反应?乌鸦为什么没有回答?他可能怎么想?

(2)(课件出示狐狸的第二句话)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

①读——狐狸的语气有什么变化?应该怎样读比较好?(要读出亲切、关爱的语气,音量略高于第一次。)

②想——乌鸦有什么反应?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乌鸦有点动心了,从“乌鸦看了狐狸一眼”可以看出来。)

(3)(课件出示狐狸的第三句话)亲爱的乌鸦,您的羽毛真漂亮,麻雀比起您来,可就差多了。您的嗓子真好,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就唱几句吧!

①读——自由读乌鸦的话,读出赞美、一味奉承的语气。

②想——乌鸦此时的反应怎样?(非常得意,开口唱了起来。)

6.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思考下面的问题。

乌鸦为什么会上当受骗?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对狐狸说些什么,想对乌鸦说些什么?如果今后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做呢?

7.制作阅读卡,记录阅读情况。

三、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课后搜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歇后语,读一读,记一记。

2.回家和大人一起读《狐狸和乌鸦》,并把自己懂得的道理说给家长听。

3.搜集一些有趣的寓言故事,和大人一起读,感受共读的乐趣。

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通过丰富的教学形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如识字板块让学生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学生从而掌握了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激发了识字的兴趣;查字典时设置了游戏、比赛,学歇后语时借助图片让学生猜谜语等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参加学习活动;和大人一起读寓言时,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并通过制作阅读卡,明白寓言的内容及包含的道理,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前提下,还感受到了共读的乐趣,提高了学习效果。

全册无水印精品课件教案资料分享,需要可留言!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80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