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你没葱高,可能真不是笑话你

2025/3/28 来源:不详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好不好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5154120.html

跟人斗嘴时

我们偶尔会听到这样一句话:

你算哪根葱?

你还没我家葱高!

别着急生气

先看看对方的IP地址......山东?

那没事了

山东人说你没葱高

可能真的不是在笑话你

00:10

一葱更比一葱高

印象中,菜市场里的大葱

比别的菜是格外“占地”些

网络图片

不过,知道它高

没想到它能这么高......

近日

山东章丘大葱喜获丰收

又到了被大葱俯视的季节

随手摘一根大葱

好家伙

一眼望不到顶!

拿尺子来量一下,2.07米

和职业篮球运动员差不多高了

这还不是最高的

济南章丘葱农苗发勇

种出了2.米的大葱

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两米多的大葱

让许多网友表示“惊呆”了

“我山东‘葱省’的外号名不虚传!”

有人开玩笑说

“原来‘你算哪根葱’,

不是夸张的修辞手法......”

也有网友表示

自己的身高给大葱“拖后腿”了

按“一葱=2.5米”算

自己还不到“0.5葱”

山东频现超大号食物

10月17日,山东上热搜了,这次是因为网友认为“山东的食物都是超大号”。

原来,10月14日,一名女生在山东济宁街头偶遇了一车超大号的红薯,直接就给小姑娘惊呆了,也让许多网友大吃一惊。

比头还大的蜜薯(图源:视频截图)

当事人表示,这个品种是蜜薯,个头很大,一年收一次,可以蒸了吃,也能用来做炸丸子。

济宁当地市民告诉记者,平时市场售卖的蜜薯最大的有20多斤,最小的也有四五斤。

点开热搜,有网友晒出山东巨型食物九宫格,列举了擀面杖般大小的果丹皮、两个手掌般大小的生姜、比脸还大的馒头、比1元硬币还大的樱桃等,问道:“山东的食物真的就是这么大吗?”

网友列举山东超大号食物(图源:截图)

有网友调侃,“大”难道是刻在山东每一寸土地上的DNA吗?

更有网友列出山东超大号食物旅行地图,表示第一站要去章丘看大葱,第二站要去烟台看苹果,第三站要去临沂看大锅饼。

当地市民习以为常

“除了地瓜的确有点大,其他不都是正常尺寸嘛?”山东济南市民王女士有些疑惑,她表示,网友晒出的苹果、樱桃、大葱、生姜等平时都不算罕见,馒头能买到比网友晒的图还大,

“山东面食的尺寸都比较大,比如大饺子大包子大饼子等。可能从小看到大,就不觉得这个尺寸有多大了。”

网友晒出的大馒头(图源:网络)

山东济宁的杜先生表示,虽然这些巨型食物的确存在,但日常食用的食物大多还是正常尺寸的食物,“只有葱是真的很高,日常菜市场的葱大多都有腰那么高。”杜先生从小在山东济宁长大,后来又前往南京、武汉等地学习工作。

杜先生表示,山东饭店的饭菜的分量与南方城市相比的确多一些,“在山东买一个菜,打包的时候一般是拿锅或者拿盆去装,加上四个馒头,两人可以吃一天,第二天还能稍微热一下吃掉。但在南京就只够吃一顿的。”

杜先生认为,山东食物分量大、个头大,和当地人的饮食习惯有关,“山东人比较随性,食量大,南方就相对精致,饭量比较小一些。”

一名山东寿光的蔬菜种植户表示,山东气候不南不北,非常适宜蔬菜的生长,而作物的个头大小主要取决于作物的种子,

“我们种植蔬菜主要还是根据市场上的需求,不会专门去种植巨型蔬菜。但有一些农户会专门去培育巨型蔬菜,主要是用于参展、评比。”

专家称大是山东特色,山东人能吃

“山东人个子高,体重大,力量强,相对而言就会食量大,吃得多,食品做得就大,菜的分量也多。”山东省社会科学院高级研究员王赛时长期从事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他认为大是山东的特色之一。

山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高莉敏表示,之所以山东出产的部分蔬果比较大,有品种、气候、栽种方式等多方面的原因,“以葱为例,山东包括一些北方地区种的大葱,南方种的葱一般都是小葱。”

网友晒出的如锅般大小的饼(图源:网络)

“不过,为了适应现代人的食用习惯,许多个头小的农作物栽种的人越来越多。”高莉敏称,

如以前蔬菜比较匮乏时期,为了适应越冬的需要,大白菜一个都得10斤左右。现在温室技术先进了,一个家庭的人口也没有那么多了。

大白菜也就不那么大了,一个10斤的大白菜可能好几天吃不完。“现在许多农户也开始转型,开始种植小型白菜、小娃娃菜等,因为这些菜在市场上更受欢迎一些。”

新晚报综合央视网、极目新闻、闪电新闻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责任编辑:翟晓晨

审核:张雷

喜欢这篇文章请点一下分享吧~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92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