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豆腐下酒,不如喂狗,古人的饮酒忌
2025/1/21 来源:不详北京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sfxbdf/
引言
曹操曾在《短歌行》中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此处的杜康则是指酒。李白曾在《将进酒》中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黄庭坚也在其诗篇《寄黄几复》中说道:“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而酒桌礼仪也在历史的发展中逐渐成体系化,成为我国餐桌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由此可见,酒在古代时期颇受欢迎,其实古往今来,酒都是许多文人墨客以及普通大众解忧的良药,而关于下酒菜也是花样百出,比如花生米,茴香豆等。可有一道下酒菜却被人们无情践踏,那就是豆腐,正如一句老话所说:“豆腐下酒,不如喂狗”。简而言之,则是若喝酒将豆腐当成下酒菜,不如把豆腐拿去喂狗。为何人们会这样认为呢?言外之意到底是什么呢?
▲车间酿酒近照01
说到豆腐,普遍存在于生活的家常便饭中,极为常见,但有些人特立独行,认为豆腐很难入味,便将其加入自己喜欢食物的黑名单。的确,做豆腐处理不好,确实吃起来会索然无味,但是如果将豆腐处理的好,也是花样百出,比如炸豆腐,小葱拌豆腐,豆腐脑等,都为外人所称道。
由于以前条件艰苦,大多是以种植业为生,当豆子成熟后,便小心翼翼的将其收好,每逢佳节时刻,会拿出来磨成豆腐。因为豆腐花样百出,营养价值极高,既可以满足家人营养需求,也可以在囊中羞涩之时,有客人光顾,用以撑场面。所以豆腐几乎是家家常备,大家必做的一道菜。
▲传统磨豆腐手艺图总而言之,豆腐在民间都十分受欢迎,可为什么会有这句“豆腐下酒,不如喂狗”的俗语存在,来中伤豆腐呢?其实这句话并非是有意中伤豆腐,是因为豆腐不适宜与酒搭配,有实践者发现,将豆腐与酒搭配,会导致喝酒不尽兴,惆怅百出。
02
不仅如此,现代科学家为了验证此话的真伪,便用科学方法来验证。最终发现在豆腐中含有一种名为半胱氨酸的氨基酸,这种氨基酸与乙醛可以通过抱合作用形成无毒化合物,从而排出体外。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而乙醛则是乙醇代谢后的物质。
▲石磨所以若边吃豆腐边喝酒,不但喝不醉,反而不尽兴。因为大家喝酒,图的就是痛快,图的就是喝酒之后能情绪高涨,带动气氛,所以若喝酒不尽兴,则违背了喝酒的衷。既然如此,还不如以饮料作陪,凡事都得讲究尽兴,要么不做,要么就得做到极致,就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喜爱喝酒的人大多率性豁达,于他们而言,喝酒乃是情绪的表达,友情的增进。
若把豆腐当作下酒菜,酒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而对于爱酒人士而言,十分扫兴。所以豆腐一般作为饭桌上的压轴菜,既解腻,又能使人清醒,两全其美。
▲八宝山豆腐宴03
但有些人则持不同的看法,在他们的思想里,认为豆腐之所以不配当作下酒菜,则是因为豆腐能制作成本极低。若大家好不容易聚在一起,而主人却拿豆腐来招待客人的话,会给客人留下一种主人不尊重不重视自己的想法,既然如此,索性喂狗。
当然,这个观点过于以点概面了,或许违心了,但不管有人招待客人什么菜,都是主人欢迎客人到来的心意。一般而言,倘若主人真的看不起你,断然不会邀请你到自己家中做客,更不会多此一举,借用这些信息来暗示你。
▲农村吃饭老照片总而言之,豆腐不能与酒一起食用的原因就是豆腐中含有一种氨基酸,而这种氨基酸可以促使身体内的酒精排出体外,从而导致喝酒不尽兴。
04
其实除了豆腐能解酒,蜂蜜水、茶水等也能起到解酒的作用。虽然这些东西并不适合摆在酒桌上给客人喝,但是若客人喝多,身体出现不舒服时,便可用以救急,效果极佳。
▲我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其实喝酒的讲究非常繁杂,比如敬酒时要起身,双手举杯以示尊重。不仅如此,敬酒得讲究时机,不能在别人刚敬完后立刻敬酒,需要给敬酒人留点时间来缓冲吃菜;敬酒时也不能要求别人喝酒的量;敬酒时要注意次序,必须有大局观,得先敬领导及长辈,然后才是平辈,切勿有疏漏,避免不必要的误会。由于时代的进步,很多繁文缛节已经舍弃了,不得不说,我国的酒文化十分久远,博大精深。
结语
所以俗语存在,并一直流传,必有其存在的合理意义,而我们对这些俗语,需要做的则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验证去看待,要有林则徐在《自勉联》中所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那般胸怀。
参考资料:
《短歌行》
《将进酒》
《寄黄几复》
《自勉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