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变春收,这个时间差含金量有多

2023/10/23 来源:不详

“春分”节气已过,眼下正是农民传统的春耕春种季节。然而在金普新区七顶山街道却有农民已在收获着设施农业带来的丰收喜悦,短短3个月时间,七顶山街道农民就从承包的高效温室大棚中获利,设施农业打破自然和季节的束缚,也让农民们忙上加忙。近年来,新区围绕“做大规模、做强产业、做响品牌”的发展思路,大力开展高效特色农业基地、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形成设施农业基地群。1温室大樱桃上市正当时连日来,大连丽美缘大樱桃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美田忙得连轴转。“这几天是温室大樱桃上市的高峰期,春节后,每天都能接到各地老客户的订单,现在天天都要采收发货。”孙美田告诉记者,他的温室大樱桃全部都是供应外地客户的,有东北、广州、深圳,甚至还有港澳地区的。合作社与特急送、顺丰等物流企业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凡是快递能送到的地方都有客户。同孙美田一样,家有温室的果农,3月里都在忙着大樱桃销售。据悉,七顶山街道是首个“辽宁特产大樱桃之乡”。大樱桃种植面积达3万亩,年产量达2万吨。其中,已建成大樱桃温室、冷棚亩。为延长上市时间,果农们采取分批休眠、分批生产、分批成熟的管理方法,从2月末开始,温室和冷棚大樱桃陆续成熟,上市时间可持续到5月末,紧随其后的就是露地大樱桃“接力”上市,直到7月中旬。从上一年10月中旬果树休眠开始,果农们每天都要通过人工方法将温室控制在7℃以下,升温生产后,要随时观察调整温室内的温湿度,保证果树顺利度过萌芽期、开花期、膨大期和结果期。2大棚生产逐渐进入旺季近日,记者在七顶山街道朱家村菜农周芙华的蔬菜冷棚里看到,这里的茄子、黄瓜长势喜人。周芙华告诉记者,今春光照充足,气温偏高,2月15日就完成菜苗的移栽定植,3月末头茬茄子、黄瓜就能成熟上市;现在的主要工作是利用“智慧园丁”和自动卷帘设备将棚温控制在26℃-30℃之间,加强水肥管理,防虫灭虫,保证按期上市。据周芙华介绍,有了设施农业,蔬菜四个季节都能生产,冬季以温室生产为主,2-11月冷棚唱主角。露地蔬菜一年生产两茬,上茬大多种植土豆,下茬种植大白菜、萝卜、花菜、大葱等秋菜。“一年四季都得忙碌,就连春节都得在温室里过,累是累点,但收入也高。”周芙华笑着说。而在距离朱家村不远处的付家村则是反季葡萄生产专业村,记者在这里看到各棚内的温度均在24℃-32℃,在闷热的空间里,果农们都在往架子上固定葡萄枝蔓,很多花穗已经开花。据介绍,6月中旬冷棚葡萄就开始成熟,上市时间可持续到7月末。七顶山街道专业菜田面积达1万亩,其中已建成蔬菜温室、冷棚等设施农业亩;冷棚反季葡萄亩,蔬菜、反季葡萄每年上市量分别为12万吨和吨。3好政策助设施农业发展截至目前,新区形成了东部以温室为主的设施蔬菜基地、西部以冷棚蔬菜及温室樱桃基地为主的格局。拥有华家牟家、杏树沙家、杏树牌坊、登沙河丛家等亩以上设施大区10余个。蔬菜、水果、花卉的设施生产率达到80%以上,黄瓜、茄子、小葱的产量占大连地产50%以上。此外,新区还拥有全市最大的温室花卉生产基地,基本实现了当地蔬菜生产供给全年化、果树生产反季化和农民增收高效化。记者了解到,作为全市最大的集中连片日光温室果蔬生产基地,华家街道牟家设施大区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以小葱、芹菜、黄瓜等应季蔬菜为主进行产业化经营,吸纳带动近千户农户从事生产,“科技创新+高效农业+生态经济”的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体系正在加速构建。近年来,七顶山街道借助上级强农惠农政策,持续加强以水电路园和市场为中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水利设施和作业路网,农产品产地市场全覆盖。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农业标准化的普及,互联网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推动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不断提高,销售渠道不断拓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63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