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小吃系列五面窝,详细图解完美配方
2023/2/23 来源:不详孩子白癜风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97241.html
面窝,和武汉热干面、豆皮一样,是非常受武汉人爱吃的早点之一。遍及武汉大街小巷,它通常只在早餐时间(武汉人称为“过早”)提供。因四周厚而中间薄得干脆成了一个小洞,呈凹状,武汉人不习惯叫它“面凹”,而叫它“面窝”。
面窝是武汉特有的,创始于清光绪年间(公元——年)。当时汉口汉正街集稼咀附近有个卖烧饼的,名叫昌智仁,看到卖烧饼生意不好,就想办法创制新的早点品种。经过反复琢磨,他请铁匠打制干把窝形中凸的铁勺,内浇用大米、黄豆混合磨成的米浆,撒上黑芝麻,放到油锅里炸,很快就作出一个个边厚中空、色黄脆香的圆形米饼。人们觉得很别致,吃起来厚处松软,薄处酥脆,很有味道。昌智仁称之为面窝,流传一百多年,成为一种价廉物美的特色早点。
武汉解封那几天,我去买面窝吃,顺便拍拍炸面窝的照片。炸面窝的婆婆还以为我想学炸面窝,说有人找她学只收别人块学费就把别人教会了。我笑笑不说话,还五千,五块还差不多,哈哈哈。
前段时间朋友和我说她找到了一个方子不错,让我试试。
配方看着还行,炸第一个的时候问题来了,沾在勺上下不来,问朋友怎么回事,她说她也遇到了这个问题,没法解决,只能加点灰面(面粉)调浓稠一点,调后是不沾勺,但是味道变差了,这次以失败告终。
这一段时间我看了很多关于面窝的资料,了解了面窝的食材配比,传统的配方是七米三豆,黄豆少则面窝不香,黄豆多则面窝吃油折本。大米黄豆浸泡的时间也有学问,夏季要三个小时,冬季六小时,春秋季节四小时。
配方是问题不大,我要解决的问题是不沾勺,没有一个人提到过这个问题。做米粑粑我知道是要用籼米,所以做面窝我用的也是籼米,米肯定是没问题,只能在别的地方找原因。
没有可以借鉴的方法,只能自己试。
所幸最后成功了。下面就把我的经验分享出来,避免大家走弯路。
主要食材:籼米克黄豆70克(严格按照七米三豆来配)
配料:生姜1小块小葱10根胡椒粉适量盐2克黑芝麻适量
具体步骤:
1、籼米和黄豆提前泡好,我是晚上12点泡,早上六点多起床磨浆。
2、小葱洗好备用。
3、小葱切碎。
4、生姜洗净削皮切碎。
5、将泡好的籼米、黄豆再次洗净混合在一起加水至克磨成浆,这个时候的浆是比较稠的,水少浆磨得细,所以我没加多少水。磨好的浆里面加小葱、盐、胡椒粉、黑芝麻、生姜末,拌匀。
6.实验的第一步,克混合米浆加50克水搅拌成较稀的混合米浆,再加约2克油搅拌均匀备用,我把这一种混合米浆编号米浆1号。
7.锅中倒油,特地将面窝勺拍一下,让大家认识认识,武汉的朋友们肯定熟悉,外地的肯定没见过,我这个大面窝勺买了块十年也没用过几次,以前主要用来炸苕面窝。
8.面窝勺放进油锅中加热。
9.剩下的混合米浆加70克水、5克油调成较1号米浆更稠一点的混合米浆备用,这个米浆我称为米浆2号。
10.等锅中油烧得冒烟的时候拿出面窝勺,将米浆1号沿着面窝勺淋一圈开始中火炸。
11、炸一会后晃动面窝勺,将面窝脱模。轻松脱模,非常成功。
12.一面炸好翻面炸另一面,炸至两面金黄就可以啦。
00:0813.混合米浆2我没拍照片,录制的是视频,更直观地看到炸制过程。
米浆1号炸出来的面窝
米浆2号炸出来的面窝
香死了!
总结一下:
不沾勺的秘诀就是米浆中加油。
面窝想炸薄一点就多加点水,想炸厚一点就少加水,都能成功,看我拍的图片的状态,喜欢什么样的就按照那个方子做。
喜欢我做的美食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