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宝华给师父马三立送礼,马老让他以后别买

2024/12/28 来源:不详

北京中科医院怎么样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aajg3fg/

马三立是一代相声宗师,因为辈分和水平都非常高,在相声界被尊称为泰斗。

相声演员常宝华年拜马三立为师,受到了师父精心教导。喜欢相声的朋友都知道,常宝华本身就是出自相声世家,其父亲是相声名家常连安先生,哥哥是著名的相声演员,后来牺牲在朝鲜战场上的“小蘑菇”常宝堃,其他从事相声表演的兄弟还有常宝霖、常宝霆、常宝华、常宝庆、常宝丰等。

相声界有规矩,就是父亲不能成为儿子的师父,所以常宝华拜了马三立。而之所以选择马三立,不仅是因为在辈分上马三立和父亲常连安都是“寿”字辈的,更是因为马三立对徒弟的爱护和正确教导。

常宝华说师父马三立如果发现自己在表演上的问题,不会骂他,而是会因势利导教育。常宝华说自己以前说相声有爱吃字的毛病,师父没有直接说这个问题,而是利用中午吃饭的时候说要吃小葱拌豆腐,常宝华说好,这叫一清二白。马三立又说,你吃过葡萄拌豆腐吗?常宝华说没有,说这没法吃。马三立又问,那你知道葡萄拌豆腐是怎么讲?常宝华说不知道,马三立说,葡萄拌豆腐,一嘟噜一块。接着说,你说话的口齿就是一嘟噜一块,不清晰。

这就是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马老不仅是一位优秀的相声表演艺术家,还是一位优秀的相声教育家。

正因为这样的对徒弟悉心教导,才让徒弟念念不忘。常宝华后来调到北京工作,但是还会经常回天津看望师父。作为徒弟,看望师傅的时候拿些礼物,是一片孝心。有一次常宝华想过两天回天津看师父,由于当时比较忙,就拿钱让自己的年轻同事帮着给马老买些礼物,让他看着什么好就买什么。这位同事帮常宝华买了一些茶叶,常宝华看着包装很好,也没仔细看,拿着就去师父马三立家里了。

常宝华给师父马三立送礼,马老让他以后别买东西,这茶叶我喝不了。马老看见徒弟常宝华来了,非常欢喜,但是看了他还拿来礼物,就显得不太很高兴。拿起来常宝华买的茶叶,对他说,我非常欢迎你能常来看我,但是以后再来不要给我送礼,自己来就可以。常宝华知道师父不喜欢徒弟送东西给他,就说这是自己的一片心意。马三立接着说,你买的这个茶叶我根本就喝不了,常宝华问为什么?马三立拿起茶叶让常宝华看,你买的是减肥茶,说着举起了胳膊用另一只手掐着说,我都瘦成这样了,还能减肥吗?

马三立和常宝华先生都已经离开大家很多年了,所以这段送茶叶的段子,是真实发声,还还是一个包袱?就无从考证。但是马老不求徒弟回报,只是全心为徒弟付出,这在相声圈里确实是一直被大家公认的。

相声的师徒关系本来应该是最纯净的,本来应该是亲切的,应该不是父子,胜似父子。但是确实也存在着师徒完全是利益关系,师父收徒弟为了敛财和有人孝敬;徒弟拜师为了有个高的辈分和好的师承,可以背靠大树好乘凉。这就是相声界流传下来的糟粕,是偏离了相声中师徒之间应有的纯净关系。

师徒之间绝不只是名声和利益的互相利用,应该是师父悉心教授,徒弟认真学习;应该是师父教书育人,让徒弟有吃饭的本领和做人的原则;徒弟则应该在日后的表演和生活中始终以师父的教诲为鞭策,始终践行师父教授的表演技能和做人规矩。

如今的相声界真的需要这样正确的师徒关系,而不是只是挂个名,只是为了互相的利益。有的朋友就指出,常宝华确实从马三立先生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是最重要的却没学到,那就是该收什么样的徒弟,该给徒弟传承什么?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能够猜得到,这应该是指常宝华不应该收侯耀华。因为收侯耀华的时候,他已经63岁了,这个年龄是不可能在相声表演上能学到什么东西了。更重要的是,在人品上,在做事风格上已经完全定性,不可能有什么改变。也就是说常宝华收侯耀华为徒,基本是无法做到教书育人了。没有了教书育人,也就没有了学本领学做人的作用,那么这样的拜师不就是典型的利益联系吗?

很多人都说可惜了常宝华这个马三立徒弟的名分,他拜了个百里挑一的好师父,也收了个“百里挑一”的好徒弟。当初他收侯耀华的时候,马老已经离世多年。不知道如果马老在世,常宝华会不会和马老商量收侯耀华的事?如果真的商量了,不知道马老会不会阻拦?

欢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85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