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小葱卖出了一个大学生从郭村走出的高级工
2022/5/1 来源:不详北京看白癜风最权威医院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我小时候,经常听到村里人说的一句话就是:你看看人家增厂,一边卖着小葱,一边考大学·····不少村民羡慕之情油然而生,也是郭村东头大半个村的励志模范。
那么,他当年是怎么样一边做小买卖贴补家庭,一边又是怎么样刻苦读书上学的呢?
——小小少年志气高,边读书来边刮硝
张增厂年生于郭村一个普通农家,作为家中的长子,他小小年纪就为爹娘分忧解愁。
其实,他的童年和村里不少小伙伴一样,也是野地里疯跑,大树上掏鸟一样的调皮,淘气,那个时候,普遍上学晚,他在9岁上的时候才被爹娘送进学校。
那是怎样的学校啊,就是在村民的稍门底下上学,并且还不固定,他上小学时就挪了好几家稍门,他的启蒙老师是王端富,一位非常敬业,爱生如子的好老师,王老师认真的教课,他努力的学习,门门功课都很优秀。
可是,等上了初中,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很多老师面临批斗,学生们也不好好上学,就是上学也多是劳动课,真正的文化课少得可怜。
那个时候,倏忽间张增厂到了十三四岁的年纪,他看到每天都地里劳累一天的娘,本来就瘦小羸弱,但是,除了给一家子做饭,晚上还有纺线织布到半夜鸡叫才躺下,一会儿天就亮了,他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怎么样挣点钱,贴补家里,让爹娘不在这么劳累呢?
他思来想去,想到了一个不用投资的活儿,刮硝土。于是,他找来工具,利用早起时间,在不少人家的房根墙上开始刮起了硝土。
刮了一段时间,他就按照大人教的办法熬淋硝土。有一次,他用车子驮着一块硝土到十几里外的邹村集上去卖,一下子卖了4块钱,那个时候,可不是小数目,紧紧攥着这辛苦熬来的四块钱,他高兴极了,给娘买了一瓶罐头,把剩下的3块多交到爹娘手里,他们也很高兴。
一硝二磺三木炭,这是配制炮仗的火药秘诀,他不但学会了熬硝,还利用假期学会了搓炮仗卖。
这个时候,学校的功课不多,他便多半心思用来做买卖。
他趸过瓜果梨桃,骑着车20多里地到深县趸上后,然后在返回村子周边去卖,还在邻村趸小葱,一天一趟,一次趸一块钱的,卖完能挣个八九毛钱。
那个时候,大人做买卖叫投机倒把,他是个半大孩子,没有人管。
真是做买卖做上了瘾,学习也不管不顾了,有几次他甚至到深县一带贩猪,买回来喂上一星期,然后等到安平大集,用车子驮着去卖。
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有一次,他看上了一头来斤的壳郎猪,想着一下子能挣十几块钱,他满心高兴,在主家的帮助下,把猪捆在自行车后座上,然后双脚用力蹬车往家骑,快到家里的时候,弄了满身汗,此时行至到郭村街裆里,一不留心,轧在了一块半头砖上,足足实实的摔了一大跤,猪吱吱吱的叫唤着,乡亲们赶紧跑出来,帮他把车子扶起来,他顾不上拍打满身土,一瘸一拐的推着车子往家里走去。
他的上述经历,也就是后来里满高中的老师们经常说给学生们的故事,郭村出了一个卖小葱卖出的大学生。
——恢复高考他鼓起勇气燃起希望
年,他在一边做买卖的时候,一边考上了里满高中。
可是,由于家里富农成分,他自知考学无望,于是,学习上遍有些吊儿郎当。老师知道他家里的情况,也不怎么严格要求他。
一天,学校的张志英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里,说给他找了一份活计,就是给学校做桌椅板凳的木工师傅打下手——其实,老师的目的就是想让他学木工,将来有一技之长好养家糊口,王老师还担心他不愿意,结果没有想到张增厂很痛快的就答应下来。
从此,他一边有心无心的听会课,更多的时候是跟着老师学木工活,这样,一学就是多半年,由于有木工基础,他现在就是做个小桌椅也会像模像样。
一门心思做买卖,学木工,他的学习成绩一塌糊涂,有一次,在东里满小树林里进行优秀学生摸底考试,优秀学生就被选送到县高中和五公高中去学习,这是多么难得的机会呀,但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了,此时的他只能看着一道道题直摸脑袋,题认识他,他不认识题呀,只好在空白处无聊地画起画来,结果可想而知——零分。这是一次唯一进重点高中学习的机会,就这样擦肩而过了,所以,只好留在了里满普通高中学习。
真正让他痛下决心好好学习,是年,国家恢复高考考试。当时在里满高中任教的郭村老师王东权、王志英及刘福进等老师们,经常把他叫到办公室,不是再要求他学一些木工之类的一技之长了,而是语重心长地说:“厂啊,国家恢复高考了,凭考试成绩择优录取,机会可是来了,能否抓住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可就看你的了”,在加上当老师的姑姑频频劝说和开导,当时的张增厂就半信半疑地想试一试,万一考上了呢,也不枉老师与亲人们的期盼。
年国家恢复高考首届录取学生名单公布了,他听闻到王屯村的几个学习好,家庭出身不好的学生,考上了大、中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他被深深震撼了,于是他看到了机会和希望,便痛下决心拼一把,也许能鲤鱼跃龙门,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为了迎接年高考,国家决定年年底毕业的考生,在校延长半年的学习机会。于是,他想利用这半年多的时间,好好学习,把过去失去的东西补回来。
可是,想是容易做是难,自己的初高中课本不是糊墙就是搓炮仗了,手头没有初、高中课本,怎能学习呢?
于是,他就到处打听谁家有高中课本,但是那个年代,有书的人家本来就寥寥无几,好不容易说有,可是,却不是糊了墙,就是搓了炮仗。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在他找了十多家时,终于在王志英老师家找到了一套初、高中课本,虽然是繁体字,不好认,可终究是有书可看了呀。这也就是乡亲们挂在嘴边上的-----借书借出了个大学生的缘故。
于是,张增厂就利用年假这一个来月里,系统地自学了一遍初中课程。为了检验学习效果,有一天,他从别人家找来一套中专高考模拟试卷,看到上面的题他基本上都能答对,这才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一个月的年假很快就过去了,高中开课后,老师们也是从初中课程开始复习,并不断地模底考试,老师们发现他的成绩进步很快,就引起了老师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