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即将过半,提醒大家多食蔬菜少吃荤菜,

2025/5/23 来源:不详

放假的日子常常会免不了海吃海喝,假期过半提醒大家要注意节制,还是要多吃蔬菜少吃大鱼大肉会比较健康。今天就分享6道营养健康,热量又不高的蔬菜,还能清肠促消化。

所需食材:西兰花1个、鸡蛋2个、干黑木耳4朵、小葱2根、生姜2片、生抽1勺、料酒少许、白糖少许、食盐适量、食用油适量。

具体做法:1、准备食材,将黑木耳提前泡发,加少许盐清洗干净,撕成小块,西兰花洗净切成小朵,番茄洗净切成片(我没去皮,番茄皮的营养还是很高的)。

2、锅中放入适量的清水,烧开后放少许油和盐,放入西兰花和黑木耳焯水2分钟左右,捞出沥干水分备用。

3、将鸡蛋磕到空碗中,加少许的料酒和盐打成鸡蛋液(不仅可以去蛋腥味,还能让鸡蛋更嫩滑)。

4、锅中放入适量的油,油热,倒入鸡蛋液,中小火煎到表面即将凝固时,用筷子搅成鸡蛋碎,盛出备用。

5、另起油锅,放入姜葱炸出香味,加入番茄中小火炒出番茄红油,加少许的水、生抽、盐和糖一起煮开。

6、加入焯好水的西兰花和黑木耳一起翻炒均匀。

7、最后加入炒好的鸡蛋碎,一起翻炒均匀,即可出锅。

所需食材:干黄花菜1把,黑木耳1小把、大蒜2瓣、线椒1个、盐、白糖、生抽、香醋、麻油

具体做法:1、将黄花菜用冷水泡20分钟,捞出用清水冲洗几遍,再用温水浸泡2小时,黑木耳直接用冷水泡发就好,2小时左右就好(时间不宜过长,会滋生细菌)。

2、将泡好的黄花菜摘去顶部的硬梗和一些杂质,黑木耳用少量的盐轻柔搓洗,洗去浮灰和表面的残留。最后分别挤干水分备用。

3、做一锅开水,先放入黄花菜,大火焯煮3分钟,再放入黑木耳一起焯煮1分钟左右,使得黄花菜和黑木耳均熟透。

4、用漏勺捞出黑木耳和黄花菜,过冷水后沥干水分备用。

5、调酱汁,将大蒜去皮拍破,切成大蒜末,线椒洗净切成小圈,再加入生抽、香醋、盐和白糖,再淋上适量的麻油拌匀就好。

6、将沥干水分的黄花菜和黑木耳放到一个大点儿的盘中,倒入酱汁,用筷子搅拌均匀即可装盘开吃了。

所需食材:韭菜1小把、绿豆芽1把、料酒1勺、盐、生抽半勺、食用油适量。

具体做法:1、将韭菜摘洗干净,沥干水分,切去根部老的部分,再切成寸段备用。绿豆芽挑拣一下,冲洗几遍,控干水分。(有人喜欢掐头去尾就留绿豆芽中段白色部分,这个比较费时,自己喜欢就好。)

2、锅中放入适量的油,油热,放入绿豆芽爆炒,加入料酒炒到绿豆芽微微透明。(加料酒可去味,不要担心会有豆腥味。)

3、加入韭菜,放入生抽和适量的盐,一起快速翻炒均匀入味即可出锅了。(韭菜炒时间长了口感就不好了。)

所需食材:洋葱半个、青椒半个、胡萝卜半个、大蒜3瓣米醋1勺、生抽1勺、蚝油半勺、白糖适量、盐适量、香油适量、香菜2根。

具体做法:1、先将洋葱剥出外衣,切成丝状,用盐和醋浸泡一会儿,这样洋葱就吃不出辛辣味了。

2、浸泡洋葱的时间正好用来切青椒和胡萝卜,分别洗净后切成丝。大蒜去皮后切成末。

3、先将大蒜末放到大盘中,再将油烧热后烧在蒜末上激出蒜香味。

4、将洋葱捞出,沥干水分后放入盘中,再放入青椒和胡萝卜一起,加入米醋、生抽、盐和糖等调味料。

5、再放上少许的香菜,手上戴上一次性手套,抓拌均匀后即可装盘开吃喽。

所需食材:卷心菜半个、大蒜3瓣、干辣椒2个、生抽1勺、香醋2勺、蚝油1勺、白糖一勺、盐半勺、食用油适量。

具体做法:1、将卷心菜用手撕成小块,用水浸泡冲洗后,沥干水分备用。

2、将大蒜去皮拍破切碎,干辣椒切小圈备用。

3、准备一只空碗,放入生抽、香醋、蚝油、白糖和盐调匀备用。

4、锅中放适量的油烧热,放入蒜末和干辣椒炒出香味。

5、放入控干水分的卷心菜,翻炒均匀,炒到卷心菜变透明。

6、倒入调好的酱汁,快速翻炒均匀,断生即可出锅,时间不宜过长。

所需食材:红薯2个、蛋黄2个、淀粉10克、蜂蜜水适量。

具体做法:1、将红薯洗净削去外皮,切成厚薄均匀的片状。

2、用蛋清分离器,将蛋黄和蛋清分开,将蛋黄打成蛋黄糊,再加10克淀粉搅拌均匀,搅成无颗粒状的糊糊备用。

3、将烤盘上辅好烤盘专用的油纸或铝箔纸,取红薯片,放到蛋黄面糊裹上面糊。

4、将裹发蛋黄糊的红薯片依次摆放到烤盘中,直到摆满整个烤盘。

5、烤箱设定度,下下火预热10分钟后,将裹好蛋黄糊的红薯片送入烤箱烤20分钟后取出,刷上一层蜂蜜水。

6、再次将红薯片送入烤箱烤15分钟就发好了,取出烤盘稍微放凉后就可以吃喽!

感谢您的阅读,我是咩咩小厨,如果您有更好的意见,请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您的意见是我前进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96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