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这三大技术,大葱种植小白秒变专业户,
2022/12/11 来源:不详常见的白癜风发病原因 https://m-mip.39.net/pf/mipso_7465523.html
苗床管理、整地、定植是大葱生长初期的三大基础技术,其对后期大葱的高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少大葱种植户由于对大葱生长初期的苗床管理、整地、定植等不够重视或者是知之甚少,导致大葱种植减产、失收,这是相当值得吸取的教训。因此,想要大葱种植高产就必须足够重视并且要掌握苗床管理、整地、定植这三大技术。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这三大技术。
一、苗床管理技术
(一)春播育苗
春播覆土后,为提高温度保苗保墒,全畦要用地膜覆盖或扣棚,既能够保持土壤水分充足,也能够避免表土板结,实现苗齐苗壮。出苗期间保持土壤湿润,幼苗出畦后,为避免灼伤,要及时撤除地膜。整个幼苗期,要及时间苗、追肥、除草,间苗2—3次,追肥2—3次。
出苗到幼苗3叶后再间苗一次,同时再结合浇水追肥1—2次,毎亩追施尿素5—10千克。促进幼苗生长,同时要防止地湿水涝,防治霜霉病、猝倒病、疫病、立枯病等,要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定植前5—8天控水蹲苗。炎热的夏天到来之前,部分幼苗可作小葱上市。
(二)秋播育苗
秋季播种后,要遮阳网或盖草保墒。出苗后注意及时拔除苗床杂草,入冬前幼苗生长期不需要追肥,浇水1—2次,越冬前确保幼苗长到2叶1心,避免过大也避免过小。当土壤板结时,施越冬肥,灌越冬水。
秋播大葱幼苗期要及时间苗,避免过密和过稀。如果留苗过密,幼苗生长营养不足,植株瘦弱,好苗率低;留苗过稀,苗虽茁壮,但苗数少,苗畦未能充分利用。间苗一般在蹲苗前进行,间去小苗、弱苗、病苗、不符合品种特性的苗,间开双苗,行株距2—3厘米。同时中耕,划松地表,拔除杂草。在苗高20厘米时再间1次,株距6—7厘米,同时中耕除草。
越冬期间做好保温防寒工作。在温度降低,土壤封冻后,可以在畦面撒约2厘米厚的细马粪或圏粪。第二年在日平均气温达到13°C时浇一次返青水,浇返青水不宜太早,以免降低地温。如果天气干旱时可在晴天的中午浇1次小水,或在畦中施入府熟农家肥以提高地温,一周左右之后再浇返青水,然后间苗、中耕、除草、蹲苗,使幼苗生长健壮,为下阶段的生长打下基础。幼苗进入旺盛生长期,视苗情长势适时追肥浇水,追肥毎平方米毎次施入三元复合肥20—30克。秋播幼苗也可做小葱上市。幼苗高50厘米,已有8—9片叶时,应停止浇水,锻炼幼苗,准备移栽。
大葱耐阴,可与豆类、叶菜类、瓜类或粮食作物轮作,是葱类以外的任何作物或蔬菜的最好前茬;大葱可与其他蔬菜作物间套作,如葱秧的畦埂可套种早甘蓝、早豌豆、苤蓝等,茄子行间可套大葱,并可与番茄、冬瓜等隔畦间作;要选择肥力中等、土层深厚、土质蔬松、排灌方便的中性或碱性地块。
二、整地技术
大葱忌连作,为防病虫害和某种营养物质的缺乏,不管育苗移栽或栽植地,需要与葱蒜类行3年以上的轮作。
当前茬作物采收后,及时将前茬残留的杂草、残株以及破败薄膜集中清理干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然后毎亩地施优质农家肥千克或者高温发酵堆肥千克、硫酸钾复合肥5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硼砂2千克,进行深翻,使土肥充分混合,耙平后开沟栽植。栽植行向适宜南北向,以使其采光均匀,并可减轻秋冬季节的北向强风造成大葱倒伏。
具体的开沟间距,因产品标准,品种不同而不尽相同,长葱白的品种对葱白要求不高时可窄行浅沟;短葱白的品种宜用窄行浅沟,质量要求高时用宽行深沟,栽植葱秧时不宜过深,以栽深7厘米左右达到芴心为止,揸得过深生承不旺。开沟间距因品种、产品标准不同而异。
三、定植技术
(一)定植时间
无论是春播大葱还是秋播大葱,定植的适合日期均在芒种到小暑期间定植,也就是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具体的标准是株高35—40厘米,6—7片叶,假茎横径粗1—1.5厘米,无分蘖、无病虫害。定植的适宜期不宜过早也不宜过晚。移植过早。幼苗过小,根系吸收营养能力差,生长缓慢;移植过晚,秧苗疯长,栽苗比较困难,容易折断、损伤幼苗,易倒伏,且缓苗期正逢高温多雨,容易感染病害,致沤根腐烂死亡。因此,应在适期内争取早整地,早栽苗,在雨季和高温来临前葱苗已经缓苗返青,立秋转凉前植株已形成强大根系,就可很快进入葱白生长旺盛期,使大葱积累较多养分,获得高产质优的商品葱。
(二)起苗和选苗
起苗前2—3天苗床浇水。起苗时抖净泥土,同时要剔除病、弱、伤、残苗、杂株以及有薹苗。幼苗根据大小分为大、中、小3级,分别栽植。栽植时,根据幼苗级别,采取不同的密植方式,小苗略密,大苗略稀,起苗同时选苗,做到即起即栽,损伤少,且易缓苗,生长快。葱苗起出未能及时栽苗或当天栽不完的,把根朝下立放于阴凉处,防止秧苗发热、捂黄或腐烂。
定植时用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倍液蘸根防病,或者用50%新柳灵乳油倍液浸渍葱苗根茎部10分钟,以杀死葱蛆。
(三)定植
大葱栽植的方法有排葱法、插葱法等。栽植短葱白类型的大葱常用排葱法,栽植长葱白类型的大葱多用插葱法。关于这两种方法,现介绍如下。
排葱法:先按株距在葱沟的陡壁一侧依次摆好葱苗,注意排列整齐,将根部按入沟底松土内3—4厘米,使葱根站稳,用小锄从沟另一侧取土埋至葱苗外叶分叉处,用脚踩实,顺沟灌水。也可以先引水灌沟,待水完全下渗后再摆葱苗盖土。
插葱法:关于插葱法的深度和密度,一般栽植深度为5—7厘米,达外叶分叉处,不埋心为宜,株距以2.5—3厘米为标准,毎亩栽植2.2—2.5万株。具体操作时一手拿葱身,一手拿葱叉,或刮削光滑的木棍,要用葱叉下端压住葱根基部,将葱秧垂直插入沟底松土内,深达外旪分叉处。叶片的分叉方向要顺着沟的行向,便于以后管理时少伤叶。插葱法优点是人工耗时少,栽植速度快。
总之,只要你学会了苗床管理、整地、定植这三大技术,并按上面的技术指导做足、做好大葱生长初期的管理工作,大葱种植获高产是水到渠成的事。只要你学会了上述三大技术,就算你是小白也会妙变成大葱种植专业户,大葱种植茬茬保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