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南京人的冬至习俗,你都知道吗
2025/1/1 来源:不详老南京人有句老话叫「冬至大如年」,由此可见冬至在老南京人的心目中还是非常重要的。那么这么重要的节日,老南京人都是怎么度过的呢?
来给大家解答一下,南京人过冬至不仅吃食讲究,还有很多习俗呢~
丰富讲究的吃食
「吃豆腐」
南京人常说,「烧包数九吃豆腐」才是冬至的标配。「烧包」是为了祭祖,「数九」是为了迎新,「吃豆腐」则象征着对新年的美好寓意。
老南京做豆腐的方法有很多,青菜豆腐「保平安」,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葱煎豆腐则取「从容与富余」之意。
「喝鸡汤」
进入冬至,就需要进补了,南京人通常会在冬至这天准备一锅热腾腾的黄油老母鸡汤来御寒,而且会「一九一只」,吃到九九结束。
「吃汤圆」
老南京人在冬至会煮上一碗白白糯糯的芝麻汤圆。这种习俗大约源于明、清时代,史料上记载称「冬至,粉糯米为丸,称汤圆」,汤圆要在祭祀完毕后合家围吃,寓意着圆满幸福。有时也会用糯米豆沙团来代替,来表示团团圆圆,甜甜蜜蜜。
「赤豆饭」
有的家里还有在冬至之夜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
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狗羊肉」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高祖刘邦开始的,不过现在大多数人会吃羊肉,一是为了滋补养生以度过寒冬,二也祈盼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当然,都过节了,还不zan个鸭子吃吃嘛~
经典习俗
「烧包」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首。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
在民间认为,冬至这一天是全年当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此时阳气最弱,「阴间的灵魂可以出来放风了」,于是冬至又被民间称为「鬼节」。
老南京人通常会在冬至到来前准备好纸钱和金元宝,然后在当天的晚饭前烧纸钱敬祖先。也就是南京人常说的「烧包」。
「数九」
「冬至,一候蚯蚓结;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动。」冬至日是进九的第一天。所以南京人会在这一天开始「数九」。
「消寒」
除了以上的习俗以外,老南京的文人雅士还会在冬至的那天,绘梅花一副,花凡八十一瓣,每天以朱砂涂一瓣,九画而毕则九九已出,称之为九九消寒图。